课程公告: 10 岳阳楼记1



1.作者简介。

范仲淹(989—1052),字希文,谥号文正,苏州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            政治家、文学家。其一生论着颇多,诗词散文都很出色,有不少爱国忧民、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。名篇有散文《 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》、词《             》、诗《江上渔者》等,有《范文正公集》传世。

2.背景探寻。

宋仁宗庆历三年(1043),范仲淹任参知政事,向朝廷提出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、重视农桑等10项改革措施。宋仁宗纳谏后陆续推行这些措施,史称“              ”。可惜新政实施后不久就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以失败告终,范仲淹也被贬放邓州。

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进士,虽才华出众却豪迈自负,为权贵所嫉,被贬至岳州做知州。范仲淹熟知他的性格,几次想劝慰开导他,却苦无机会。庆历五年(1045),滕子京重修岳阳楼,写信请范仲淹作记。于是,同样处于人生低谷的范仲淹写下了这一名篇,既规劝了朋友,又抒发了自己的襟怀。

3.知识链接。

“记”,是古代的一种文体,可叙事、写景、状物,抒发情怀抱负,阐述某些观点。“记”有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等多种类型。碑记是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,如《五人墓碑记》。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,如《游褒禅山记》《登泰山记》《满井游记》等。杂记是古代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。笔记是古代一种以记事为主、篇幅短小、内容丰富的文体。


1.北宋  岳阳楼记  渔家傲·秋思

2.庆历新政

3.碑记  游记  杂记  笔记


1.你怎样理解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这传诵千古的名句?

范仲淹“先忧后乐”的思想源于孟子的“乐以天下,忧以天下”,范仲淹将其进一步发展为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也就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,以天下为己任,以利民为宗旨,补救时弊,积极进取。为此,就要不为外物所动,不论自然环境的阴晴明暗,还是自身处境的顺逆艰难,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。

纵观范仲淹仕途沉浮几十年,无论是“穷”还是“达”,他忧国忧民之心始终未改。虽然他提出的“忧君”思想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,但他提倡的“先忧后乐”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。

2.说说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”和“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”这两句中的“异”字,分别指什么内容。

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”中的“异”是指不同的自然景观引发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,即“悲”与“喜”两种不同的心境。

“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中的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,能不受自然环境、自身处境的影响,即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

3.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。

全文共5段,分为三部分。

第一部分(1段):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。

第二部分(2~4段):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,引出“迁客骚人”登楼“览物”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。(全文的主体)

这部分可分为两层。

第一层(2段):写洞庭湖的景色并提出“迁客骚人”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”的问题。

第二层(3~4段):写“迁客骚人”的“览物之情”因景而异。

第三部分(5段):借对“古仁人之心”的探求,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。点明作“记”的时间。

4.写文章,往往以一两个警句(关键性词句)振起全篇,第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,这背景是什么?说明了什么?

在“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”的基础上“重修岳阳楼”,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,仍不以己悲,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。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,与一般的“迁客”不同。

5.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,用“衔远山,吞长江”,如果把“衔”改为“连”,把“吞”改为“接”好不好?为什么?

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,同“衔”“吞”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,把“远山”“长江”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,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。如果用“连”“接”来替换,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,画面是静止的,效果没有这样好。



1.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。

(1)予作文以记之(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2)百废兴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3)滕子京谪巴陵郡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4)明年(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5)朝夕阴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6)前人之述矣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7)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(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8)南潇湘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9)薄暮冥冥(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10)国怀乡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11)春和明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12)予观夫巴陵胜状(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13)而或长烟一空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14)异二者之为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15)天下之忧而忧(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16)登楼也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17)斯人(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18)吾谁与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(19)宠辱忘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(20)酒临风(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)

2.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”中的“之”意为“的”,下面句中加点的“之”字不是“的”的意思的一项是(   )

A.属予作文以记之

B.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

C.前人之述备矣

D.予尝求古仁人之心

3.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(   )

A.刻唐贤今人|诗赋于其上

B.居庙堂之高|则忧其民

C.然则何时|而乐耶

D.此则岳阳楼|之大观也

4.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。

(1)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


(2)微斯人,吾谁与归?


(3)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


(4)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


(5)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
(6)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

(7)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。


(8)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


(9)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。


(10)然则何时而乐耶?


(11)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。


(12)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。


(13)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


5.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,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使其著称于世。请按要求完成题目。

(1)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,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,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,正确的一项是(   )

上联:去老范一千年,后________先________,几辈能担天下事;

下联:揽________,南来北往,孤帆曾系画中人。

A.悲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喜           八百里大湖

B.乐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忧           大湖八百里

C.喜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悲           大湖八百里

D.忧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乐           八百里大湖

(2)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“岳阳楼简介”,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文字。(90字左右)




一、阅读《岳阳楼记》,完成后面的题目。

岳阳楼记

范仲淹

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,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,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

若夫淫雨霏霏,连月不开,阴风怒号,浊浪排空;日星隐曜,山岳潜形,商旅不行,樯倾楫摧,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。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。

至若春和景明,波澜不惊,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,沙鸥翔集,锦鳞游泳,岸芷汀兰,郁郁青青。而或长烟一空,皓月千里,浮光跃金,静影沉璧,渔歌互答,此乐何极!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偕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

嗟夫!予尝求古仁人之心,或异二者之为,何哉?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是进亦忧,退亦忧。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乎!噫!微斯人,吾谁与归?时六年九月十五日。

1.对《岳阳楼记》一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(   )

A.本文第三、四两个自然段采用对比手法,一阴一晴,一悲一喜,两相对照,传达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境界。

B.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,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,卒章显志,点明主旨。

C.本文的与《醉翁亭记》中的不同,后者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。

D.“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指古仁人看了不同的自然景物后引发出的”“两种情。

2.有关本文的语言风格说法有误的一项是(   )

A.流利畅达,简洁凝练。

B.庄严质朴,音韵和谐。

C.抑扬顿挫,富于变化。

D.骈散结合,以散为主。

3.对本文的写作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 )

A.本文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,又有精辟深刻的议论,还有惆怅悲沉的抒情,将抒情、议论、写景自然地结合起来。

B.“薄暮冥冥,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,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,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。

C.本文叙事、写景、议论、抒情相结合,由景抒情,由情入议。句式骈散结合,行文富于变化。

D.第二段开头从空间和时间连个角度来写洞庭湖。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,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多变。

4.本文所说的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门城头,为五大名楼之一。山东的蓬莱阁也是其中之一,下面几首诗词中提到蓬莱的一项是(   )

A.《浣溪沙·蔌蔌衣巾落枣花》(苏轼)

B.《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》(韩愈)

C.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(孟浩然)

D.《无题》(李商隐)

二、阅读下面选文,完成后面的题目。
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,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,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,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,览物之情,得无异乎?

——《岳阳楼记》

潭中鱼可百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,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,佁然不动;俶尔远逝,往来翕忽,似与游者相乐。

潭西南而望,斗折蛇行,明灭可见。其岸势犬牙差互,不可知其源。

——《小石潭记》

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。或王命急宣,有时朝发白帝,暮到江陵,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

——《三峡》

5.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(   )

A.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       《狼》

B.然则北通巫峡,南极潇湘       《岳阳楼记》

C.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         《醉翁亭记》

D.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     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

6.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。

①潭中鱼可百许头(         )

②至于夏水襄陵,沿溯阻绝(         )

7.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。

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,前人之述备矣。



②其间千二百里,虽乘奔御风,不以疾也。


1.(1)通“嘱”,嘱托  (2)通“俱”,全,都  (3)当……的太守  (4)到  (5)日光  (6)详细,详尽  (7)壮丽景象  (8)尽  (9)昏暗  (10)去  (11)阳光  (12)美景  (13)有时  (14)或许  (15)在……之前  (16)这  (17)没有  (18)归依  (19)一起  (20)持,执,拿

2.A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。A项,“之”为代词,代指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这件事。其他三项中的“之”均为“的”的意思。

3.B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朗读节奏的划分。A项,刻唐贤今人诗赋|于其上。C项,然则|何时而乐耶。D项,此则|岳阳楼之大观也。

4.(1)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喜或悲。

(2)(如果)没有这样的人,我同谁一道呢?

(3)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,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细了。

(4)欣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,应该会有所不同吧?

(5)(滕子京)让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。

(6)在天下人担心之前先担心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。

(7)到了第二年,政治通顺,百姓和乐,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。

(8)我曾经探求古代有道德人的思想,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,为什么呢?

(9)有时候烟雾全都消散了,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,跳动的水波上闪烁着金色的月光,静静的月光沉入水底就像一块玉璧。

(10)既然这样,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?

(11)湖上鸟儿时而飞翔时而停歇,美丽的鱼儿在水中畅游。

(12)离开国都,怀念家乡,担心谗言,害怕批评。

(13)这样,在朝为官也担忧,退隐江湖也担忧。

5.(1)B

(2)示例: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,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。登上此楼,可以观赏到洞庭湖的壮美景象。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,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。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的《岳阳楼记》,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。

【解析】(1)上联对应《岳阳楼记》中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;下联“大湖八百里”与上联“老范一千年”结构相对应。(2)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、连贯。具体作答时,要注意题干的要求,在拟写简介时一定要注意联系课文中的内容,表达要简洁连贯,有一定文采。


1.A、D

2.D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。本文多为四字句,而且很多对仗的句子,这就是骈句。因为骈句是一种讲求对仗的文体,它要求文字的对偶,重视声韵的和谐。而且是结构相似、内容相关、行文相邻、字数相等的两句话;同时还有少量的散句,如“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前人之述备矣”“登斯楼也,则有去国怀乡,忧谗畏讥,满目萧然,感极而悲者矣”等句,因此是骈散结合,以骈为主。

3.B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,概括中心意思。结合本文写作背景,作者是根据画而展开想象写了本文,因此其中之景是作者的想象,不是写实,因此B项是错误的。

4.D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,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熟悉。D项,原诗“相见时难别亦难,东风无力百花残。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。晓镜但愁云鬓改,夜吟应觉月光寒。蓬山此去无多路,青鸟殷勤为探看”,因此是D项。

参考译文:

庆历四年的春天,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。到了第二年,政事顺利,百姓和乐,很多长年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了。还重新修建了岳阳楼,扩大它旧有的规模,还在上面刻上唐代贤人和当代人的诗赋,(滕子京)并嘱咐(我)写一篇文章用来记述这件事。

我看那巴陵郡的美丽的景色,集中在洞庭湖上。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,吞吐长江的江水,水波浩荡,宽阔无边。或早或晚(一天里)时阴时晴,景象千变万化。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。前人对它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。然而,因为这里往北面通向巫峡,南面直到潇水、湘水,被降职远调的官吏和南来北往的诗人,大多在这里聚会。(他们)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,大概会有所不同吧?

如果遇上阴雨连绵繁密,有时连着整个月没有晴天,寒风怒吼,浊浪冲天,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,山岳隐没了形体;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,桅杆倒下,船桨折断;傍晚天色昏暗,虎在长啸,猿在哀啼。(此时)登上岳阳楼,就会产生离开国都,怀念家乡,担心(人家)说坏话,惧怕批评指责的感觉,满眼是萧条的景象,感慨悲伤到极点啊。

至于春风和煦,阳光明媚的日子,湖面风平浪静,天色湖光相接,一片碧绿,广阔无际;沙鸥时而飞翔,时而停歇,美丽的鱼儿在湖中游来游去;湖岸上的小草和沙洲上的兰花,香气浓郁,草木茂盛。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,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,(月光照耀下的)水波闪耀着金光;无风时静静的月影好似沉入水中的玉璧,渔夫的歌声一唱一和,这样的乐趣哪有穷尽!(此时)登上岳阳楼,就会有心胸开阔,精神愉悦,忘却荣辱得失,举起酒杯面对和风,喜气洋洋的感觉!

唉!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,或许不同于(以上)两种心情,这是为什么呢?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;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;不在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。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,在野为民也担忧。既然这样,那么,什么时候才快乐呢?那一定要说“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,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”吧?唉!(如果)没有这种人,我同谁一道呢?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。 

5.C

【解析】A、B、D是词类活用,C是意动用法。

6.①大约。②逆流而上。

7.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,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。

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,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,也不如它快(也不认为快)。